最佳商业模式亿佰购物的隐退
天猫优惠券
2024-02-19 12:06
125
最佳商业模式亿佰购物的隐退
?
曾被《21世纪商业评论》评为“中国最佳服务商业模式”的网站已经无法开启。
据供应商和该公司的一位内部员工透露,公司已经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宣布公司解散。随后有维权网友上传其公亿佰购物司总部图,偌大的办公室已经空无一人。

事实上在《21世纪商业评论》评选之初,评选方对于亿佰购物的评价是:“亿佰购物与其他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并无二致,只是它的服务聚焦在以信用卡用户为主的消费者群。”而在随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中,证明这个“最佳”只是伪命题。最佳商业模式的由来
根据公开资料,亿佰购物商城诞生于2007年亿佰购物,其创始人韩吉韬原为神州数码PPT事业部的高级总监,随后获得戈壁资本1000万美金融资,注册成立了北京东篱南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亿佰购物为其旗下信用卡分期购物平台。
亿佰购物的商业模式非常简单,就是通过与银行合作,用DM单、短信、手册、EDM(电子邮件营销)等形式完成商品的销售,它同时也拥有自己的B2C电商购物平台,利用银行海量的信用卡用户数据从事产品分期销售。
据未经证实的资料,其销售额2008年为8000万元,2009年为1.5亿元,2010年为3.2亿元,2011年销售额达到4.5亿元。该公司声称,其商品毛利率保持在20%左右,并且宣称在2011年12月完成单月盈利。但据其内部供应商透露,亿佰购物成立以来一直处于巨额亏损状态。
就是在这样一个亏损的大背景之下,2011年,亿佰购物被《21世纪商业评论》评为“中国最佳服务商业模式”。的确在当时的环境下,这是一个外人看来足够完美的模式。一方面不用自己去拓展用户,因为银行手上大量的客户资源和数据会让亿佰购物轻松地接触到用户;另一方面,由于银行单独做电商的模式并不成熟,的确需要一个这样专业的平台帮助他们来转化客户。
起码在危机没有爆发前,一切都看似十分完美。
人力之痛
在“最佳商业模式”的光环下,亿佰购物开始了自己的扩张亿佰购物之路,其员工数一路由创立之初的20人扩展到500人的规模,办公地址也从相对便宜的上地搬迁到环球贸易中心这样的高端写字楼。亿佰的人力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在2012年以后,其单月仅人员工资支出就达400万元,而2011年其全年销售额为4.5亿元,以产品毛利率20%来计算,其全年毛利的一半以上都支出在人力这一项。
在这段期间,亿佰并不是一帆风亿佰购物顺。早在2009年,刚刚出生不到两年的亿佰遭遇到了金融危机,当时由于国家对信贷风险的把控,各大银行突然收紧了对信用卡的发放,这导致其业务量急剧下滑,其销售跌掉了一半。而内部当时几乎都不再看好这个商业模式,与此同时内部核心团队成员出现了分裂,大家都没有信心,再加上受淘宝、京东商城等的冲击,公司内部对于是否坚持做真品而不做A货(即仿真度高的“水货”)起了争议。
韩吉韬的想法是坚决不能做,最终他的坚持获得了投资人的认同。戈壁投资作为第一期入股的“东家”,坚定地站在他这边。但是那次危机中所爆发的对商业模式的考验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据其一名已经离职的员工透露:亿佰在2012年招进了一批包括财务总监、商品总监等在内的“国美系”员工,而这批来自传统店铺的员工与公司的整体业务并不是十分匹配,这也说明其内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总结:亿佰购物
再好的商业模式,如果不能控制好利润的合理分配,最后只会是呕心沥血复如斯,散尽千金悟未迟。
也是很多创业者和执业者都很容易忽略一个问题
员工是给企业带来的是时间还是价值,如果员工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那就是成本,
从绩效去看待企业最大的运营成本无非两点:
1 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提供是场地的合理使用,设备的投放和作用
2 员工资本,员工成本为企业提供人效价值,共同完成战略目标,解决问题
在资源过剩,市场利润变小的时代,如果员工不能为企业带来资本,终究会沦落成最大成本。
关注@绩效管理咨询师 每天不定时分享和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
私信“绩效”既可免费领取企业管理内部100分钟视频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
最佳商业模式亿佰购物的隐退
?
曾被《21世纪商业评论》评为“中国最佳服务商业模式”的网站已经无法开启。
据供应商和该公司的一位内部员工透露,公司已经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宣布公司解散。随后有维权网友上传其公亿佰购物司总部图,偌大的办公室已经空无一人。
最佳商业模式的由来
根据公开资料,亿佰购物商城诞生于2007年亿佰购物,其创始人韩吉韬原为神州数码PPT事业部的高级总监,随后获得戈壁资本1000万美金融资,注册成立了北京东篱南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亿佰购物为其旗下信用卡分期购物平台。
亿佰购物的商业模式非常简单,就是通过与银行合作,用DM单、短信、手册、EDM(电子邮件营销)等形式完成商品的销售,它同时也拥有自己的B2C电商购物平台,利用银行海量的信用卡用户数据从事产品分期销售。
据未经证实的资料,其销售额2008年为8000万元,2009年为1.5亿元,2010年为3.2亿元,2011年销售额达到4.5亿元。该公司声称,其商品毛利率保持在20%左右,并且宣称在2011年12月完成单月盈利。但据其内部供应商透露,亿佰购物成立以来一直处于巨额亏损状态。
就是在这样一个亏损的大背景之下,2011年,亿佰购物被《21世纪商业评论》评为“中国最佳服务商业模式”。的确在当时的环境下,这是一个外人看来足够完美的模式。一方面不用自己去拓展用户,因为银行手上大量的客户资源和数据会让亿佰购物轻松地接触到用户;另一方面,由于银行单独做电商的模式并不成熟,的确需要一个这样专业的平台帮助他们来转化客户。
起码在危机没有爆发前,一切都看似十分完美。
人力之痛
在“最佳商业模式”的光环下,亿佰购物开始了自己的扩张亿佰购物之路,其员工数一路由创立之初的20人扩展到500人的规模,办公地址也从相对便宜的上地搬迁到环球贸易中心这样的高端写字楼。亿佰的人力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在2012年以后,其单月仅人员工资支出就达400万元,而2011年其全年销售额为4.5亿元,以产品毛利率20%来计算,其全年毛利的一半以上都支出在人力这一项。
在这段期间,亿佰并不是一帆风亿佰购物顺。早在2009年,刚刚出生不到两年的亿佰遭遇到了金融危机,当时由于国家对信贷风险的把控,各大银行突然收紧了对信用卡的发放,这导致其业务量急剧下滑,其销售跌掉了一半。而内部当时几乎都不再看好这个商业模式,与此同时内部核心团队成员出现了分裂,大家都没有信心,再加上受淘宝、京东商城等的冲击,公司内部对于是否坚持做真品而不做A货(即仿真度高的“水货”)起了争议。
韩吉韬的想法是坚决不能做,最终他的坚持获得了投资人的认同。戈壁投资作为第一期入股的“东家”,坚定地站在他这边。但是那次危机中所爆发的对商业模式的考验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据其一名已经离职的员工透露:亿佰在2012年招进了一批包括财务总监、商品总监等在内的“国美系”员工,而这批来自传统店铺的员工与公司的整体业务并不是十分匹配,这也说明其内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总结:亿佰购物
再好的商业模式,如果不能控制好利润的合理分配,最后只会是呕心沥血复如斯,散尽千金悟未迟。
也是很多创业者和执业者都很容易忽略一个问题
员工是给企业带来的是时间还是价值,如果员工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那就是成本,
从绩效去看待企业最大的运营成本无非两点:
1 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提供是场地的合理使用,设备的投放和作用
2 员工资本,员工成本为企业提供人效价值,共同完成战略目标,解决问题
在资源过剩,市场利润变小的时代,如果员工不能为企业带来资本,终究会沦落成最大成本。
关注@绩效管理咨询师 每天不定时分享和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
私信“绩效”既可免费领取企业管理内部100分钟视频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